《廿二史札记》三十六卷、补遗一卷,撰成于乾隆六十年(1795年)。它所考订的,上起《史记》,下迄《明史》,包括全部“二十四史”。因始撰时《旧唐书》《旧五代史》尚未正式列为正史,故名“二十二史”。作者在本书小引中阐明他的考证方法是:“此编多就正史纪、传、表、志中参互校勘,其有抵牾处,自见辄摘出。”同时,又表明了他对于历史评论的兴趣:“至古今风会之递变,政事之屡更,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,亦随所见附著之。”同是考史,但他在学术旨趣上跟王鸣盛之视议论为“虚文”,则有明显的区别。大致说来,此书于每一史,先考史法,次论史事。如起首三卷是关于《史记》和《汉书》:从卷一的“司马迁作史年岁”条起,至卷二的“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”条止,主要是考史法;自卷二的“汉帝多自立庙”条起,至卷三结末的“王莽引经义以文其奸”条,主要是论史事。以下关于诸史各卷,皆依此例。赵翼对“二十四史”的考订,重点不在于文字的校勘,而在于史书所记内容的异同与得失,反映出他“贯穿全史”的见识。《廿二史札记》关于史事的评论包含了许多重要见解,如其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、武帝三大将皆由女宠(卷二),汉使立功绝域、武帝刑罚之滥、两汉外戚之祸(卷三),宦官之害民(卷五),六朝清谈之习、南朝多有寒人掌机要(卷八),宋齐多荒主(卷一一),江左世族无功臣(卷一二),魏孝文帝文学(卷一四),贞观中直谏不止魏徵、武后纳谏知人、唐代宦官之祸、中官出使及监军之弊、方镇骄兵、闲架除陌宫市五坊小使之病民(卷一九、卷二〇)等,都是历史上的重大问题,对后人研究历史多有启发。它关于史学的评论,善于运用比较方法,持论允当。如类似“《史》《汉》互有得失”(卷一)这样的评论,全书颇多发挥。又如所论《宋、齐书》带叙法、《齐书》类叙法最善、《南史》仿陈寿《三国志》体例、《南、北史》子孙附传之例(卷九、卷一〇),《新五代史》书法谨严(卷二一),《宋史》事最详(卷二三),《辽史》立表最善(卷二七),《明史》立传多存大体(卷三一)等,都是比较重要的史学见解。赵翼的评论,“不蹈袭前人,亦不有心立异”[138],反映了作者治史的特点和学风。《廿二史札记》同《十七史商榷》,常以诸史交叉、比较进行考订,而《廿二史考异》则采取逐史考订的方法,与它们有所区别。
相关影视:日本美女孕妇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