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君手下的刁滑之民,父亲的不肖之子,兄长的忤逆之弟,他们都是被乡里一致驱逐的人。他们害怕耕种、打柴之苦,不肯从事各种劳役,却追求享受锦衣玉食之乐;当智谋巧诈用尽,仍无法得到财物时,于是就聚集起很多人,凭借深山、大湖、树林和沼泽,拦路打劫,又探察葬器丰厚的大墓,想办法住在坟墓附近便于盗墓的地方,暗中挖掘,日夜不止,一定要获得其中的宝物,一起瓜分。如果所疼爱、所尊重的人,死后却肯定要遭到恶人、盗贼、匪寇的凌辱,这是孝子、忠臣、慈父、挚友应当忧虑的大事。尧葬在谷林,墓上处处种树,舜葬在纪市,市上的作坊、店铺没有任何变动,禹葬在会稽,不烦扰众人。由此看来,先王以节俭的原则安葬死者,不是吝惜钱财,也不是忧虑耗费人力,完全是为死者考虑。
先王所忧虑的,是唯恐死者受辱,坟墓如果被盗掘,死者肯定要受到凌辱,如果俭葬,墓就不会被盗掘。所以,先王安葬死者,一定要做到俭,一定做到合,一定做到同。什么叫合?什么叫同?葬于山林就与山林合为一体,葬于山坡或低湿之地,就与山坡或低湿之地环境相同,这就叫作爱人。想爱人的人很多,但真懂得爱人的人很少。所以,宋国还没有灭亡,东冢就被盗掘。齐国还没有灭亡,庄公的墓就被盗掘。国家安定尚且如此,又何况百世之后国家已经灭亡了呢?所以孝子、忠臣、慈父、挚友对此不可不体察。原本是敬爱死者,结果却反而害了他们,大概指的就是厚葬这一类事吧。《诗经》说:“不敢徒手搏虎,不敢徒步涉水渡过黄河。人们只知此一端,不知还有其他祸患。”这是说不知类推啊!所以,忽而翻转过去加以反对,忽而翻转过来表示赞同。他们所反对的正是他们所赞同过的,他们所赞同的正是他们所反对过的。是非尚未确定,而喜怒斗争反倒都用上了。我们不反对斗,也不反对争,但是反对驱使人们糊里糊涂地斗争的根源。因此,凡争斗,都是在是非确定以后才采用的手段。如今人们大多不先确定是非,却先急急忙忙地争斗,这是最糊涂的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