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话成为了当时争相传颂的至理名言,即便如今,仍旧被很多人所推崇。
4、蒋经国为何被誉为“对台湾贡献最大的人”?
70年代初,台湾遭遇到三次国际风暴的袭击:一次是1971年因美元贬值而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;一次是1972年国际谷物因前苏联农业歉收,在美国大量采购引发的谷物价格大波动;再一次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。
三次国际风暴使正处在发展中的台湾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。一方面是物价开始飞涨。1972年底至1974年2月,台湾岛内的消费价格竟然上升了66%,其整个70年代都处在物价的剧烈变动之中。另一方面是外贸出现逆差,由于石油危机和世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使得台湾6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对外贸易顺差转变成了贸易逆差,到1974年贸易逆差已经高达1327亿美元。再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率下降,失业率增加。1974年经济增长率由1972年的13.31%降至到1.12%。伴随经济不景气,大批企业倒闭或裁减人员,使失业率逐年上升。
由于国际经济风暴的冲击,还引发了台湾经济本身存在的诸种问题,例如基本建设与工业发展不能配合,造成发展瓶颈;台湾资源有限,岛内市场狭小,使经济发展受制、依附于国际市场;发展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同技术劳力欠缺形成新瓶颈;农业出现滑坡等等。面对因国际经济风暴所造成的严重经济衰退,蒋经国不断召集财经人士多次研讨对策。蒋经国还指定由中央银行总裁、“财政部长”、“经济部长”、“主计长”与“行政院秘书长”专门成立了5人财经小组,对稳定物价进行协商,草拟稳定经济方案。在蒋经国看来,经济建设发展与稳定应同时并重,唯有稳定,才能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,唯有发展,才能促成全面的稳定繁荣;如仅求稳定而忽视发展,则经济成长必受阻碍,只顾发展而忽略稳定性,则发展本身必不安定,容易导致不良的后果。在蒋经国领导下,台湾当局采取了“在稳定中求发展”的策略,并制订各种调整方案,以稳定来求得经济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