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说话水平与交际目的
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说话行为的理论,认为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什么语句,而是完成某一言语信息传输收受的一定类型的行为。如:肯定、请求、提问、命令、致谢、道歉、祝贺等,将研究的注意力放在说话行为及意图和效果上。奥斯汀的理论对于研究说话水平颇具启发作用。
人们说话必须服从交际目的,说话形式的采用都得服从表达目的。例如:
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中说:“‘老Q,现在’,赵太爷又没话找话,‘……现在……发财么?’”“阿Q……哥,像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……”
原先,在赵太爷眼里阿Q只不过是狗屎一堆。如今革起命来,便想与阿Q套近乎,无话找话,称呼语用“老Q”,不用阿Q,可见赵太爷为达到目的而精于说话的形式——称呼语的择用。更滑稽的还是小D,平日叫惯了阿Q,可现在的交际目的不同以往,在叫了“阿……Q”之后,又觉得不妥。他马上进行调腔,加一个“哥”字变成“Q哥”,尊重的情感色彩陡然大增。虽显滑稽,但反映出了小D为达交际目的,在说话形式的取舍上也深谙个中三昧。
反之,如果无的放矢,那么话与愿违,其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。
明确交际的目的就是要弄清“说什么”和“怎么说”,然后紧紧围绕说话的目的和谈话的中心来做“我口表我心”的语言表达。